中山北路,人来人往。
被‘赶出’校场的李云裳还有卢剑婷,正拉着席君买在一处手炉店铺前挑挑拣拣。
暖手炉又称“袖炉”、“手熏”、“火笼”、“怀炉”等等。
在冬季,是古代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。
从火盆演变过来的暖手炉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了魏晋南北朝,而到了唐,人们开始用铜制成手炉,但产量稀少,只有少数贵族乃至皇室有实力使用。
这个时候的手炉器型以“簋簋之属为之”,即方圆二式,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,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“熏衣灸火”。
一直到明清时,手炉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。
手炉的造型也是千变万化,多姿多样,有圆形、方形、长方形、椭圆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、瓜棱形、梅花形、海棠形……
另外,在考虑手炉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同时,工匠们将炉底分别设计成平底、凹底、奶足底、荸荠底等,并且在手炉提把上也作了艺术设计,如弧形柄、花纹柄、花篮柄、折角柄、竹节柄等等。
纹样装饰也是相当考究,通过刻画几何形纹饰、吉祥纹饰等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、希望、追求、幸福等追求。如“福禄寿”、“和合二仙”、“竹报平安”、“喜上眉梢”、“鲤鱼跳龙门”等图案的手炉,在后世一些古董店还能找到许多。
精美的雕凿和錾刻工艺也是明清手炉的一大亮点。运用镂雕和錾刻两种工艺,在炉盖上刻有镂空的花鸟或吉祥图案,有的还在炉身上雕刻人物、花鸟、山水等纹饰,达到了手炉艺术形象的完美极致。
而李云裳面前的手炉店,正是席家庄的产业之一,这里的手炉可谓是琳琅满目,各种各样造型的手炉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有竹编的、木制雕刻的、陶土浮雕的、白瓷花鸟的,当然,铜制的炉子在他身后等待吩咐。
虬髯青年依旧浓眉微蹙,转身朝身后同样离开手炉店的席君买三人看了一眼,然后将视线朝校场望去,沉声道:“派人去探探那个地方,本王想知道,刚刚那声异响是不是梁师都说的雷火。”
“是。”矮壮汉子沉声应下,迅速遁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见。
虬髯青年收回视线,提起手中加了火炭的手炉,舒舒服服的往怀里凑了凑,半响,接着说道:“你们去找阿史那乌咄,就说本王有要事,需要尽快返回汗城,让他加紧处理那些战利品。”
“是。”又是几个汉子离去,现场就剩下虬髯青年抱着手炉,穿行于人潮之中。
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挑兮达兮,在城阙兮。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……”
若是有精通突厥语的大唐学子路过此人身旁,一定会被他低声呢喃的歌声所震撼。
这虬髯青年用突厥语喃唱的,赫然是诗经·郑风中的子衿篇。